3月22日-24日,美好学校·榕江县素质教育支持项目桂馨科学名师西部行活动在贵州省榕江县顺利实施。美好学校·榕江县素质教育支持项目桂馨科学课于2022年9月启动,由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与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合作实施,计划在两年项目周期内,重点支持榕江县3所项目学校原有科学实验室的改造、科学实验仪器和耗材的补充,并围绕科学课基本理念、教学技能方法等开展3场集中教师培训,助力榕江县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并整体提升当地师生的科学素养。
2022年11月,榕江县科学教师一期培训通过线上形式举行,此次桂馨科学名师西部行是在一期培训基础上的延伸,主要内容为邀请东部科学教育专家名师进行项目学校调研指导、集中培训。
本次活动由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与榕江县教育和科技局主办,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捐赠实施。培训专家团队成员包括浙江省湖州市教学能手陈熊峰、湖州市教改之星金奖获得者徐明夏、徐燕。
张辉福老师执教《形状改变了》一课
3月22日上午开始,专家团队一行人员开启赴项目学校走访调研。大家首先来到寨蒿镇中心校,学校老师张辉福上了二年级《形状改变了》一课。张老师敢于对教材进行处理,设计了很好的有结构性的教学活动。项目专家鼓励张老师可以继续多尝试教具改进和创新,并就探究实验后如何引导学生开展研讨、汇报进行了指导。
杨秀石老师执教《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一课
下午,平江镇中心校老师杨秀石在学校桂馨小科学家实验室上了六年级《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一课,校内兼职的10余位科学老师也全程参与听评课,每位老师都认真听课做笔记。此外,学校实验材料室整理得井井有条,尽可能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环境和资源,科学教研氛围特别浓厚。
李才华老师执教《有趣的食物链》一课
23日上午,专家团队抵达计划乡中心校。学校老师李才华带着六年级学生上了《有趣的食物链》一节课。李老师虽然教龄短,也不是科学专业出身,但是教学工作踏实负责,能认真备教材、备教法。
▲项目专家与榕江县科学教师开展交流研讨
在两天的走访过程中,每节课后,陈熊峰、徐明夏、徐燕3位老师都进行了认真的点评交流,在肯定了执教老师的课堂教学亮点,能细心用心地进行教学设计,具有沉稳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提供实验材料让学生进行观察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探究实验结束后如何开展研讨、如何运用生成资源点亮课堂、如何在知识性内容多的课程中培养孩子的思维等。东西部科学老师坐在一起研讨,相互促进、相互学习。
▲榕江县科学教师集中培训
24日,项目学校的老师们集中在车民小学开始了一天的集中培训学习。
▲杨茂松老师执教《有趣的食物链》一课
上午第一节,老师们听了杨茂松老师的同课异构六年级《有趣的食物链》一课,他从视频导入,吸引学生的眼球,通过具体实例讲授食物链的概念,在学习单的指引下,步步深入学习食物网的相关知识。
▲俞先杰老师执教《煤、石油和天然气》一课
第二节俞先杰老师执教了六年级(下)《煤、石油和天然气》一课,他从我们的生活实际引出学习课题,通过观察实物煤炭,学生感知到煤的特征,通过资料阅读和提炼,获取了石油和天然气的信息,又通过视频和资料了解到煤、石油、天然气形成的过程,进而引导学生整理归纳,最后拓展了它们在生活中的用途。
徐燕老师执教《用气球驱动小车》一课
第三节徐燕老师执教了四年级《用气球驱动小车》一课,在徐老师引领下学生们进行了两次递进式的任务,任务1是怎样组装小车使它能够运动起来,学生在充分感受后知道了反冲力的相关知识,任务2是如何让小车行驶得更远,通过思维碰撞学生从气球大小和喷嘴粗细两方面来研究,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
徐明夏老师《虚虚实实看清月相变化》参与式培训
下午,徐明夏老师做了《虚虚实实看清月相变化》的参与式培训,从常用观察工具放大镜开始,他带着项目学校的老师们体验了一把“小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实验的乐趣,又从自我研发的“3D虚拟交互天文馆”软件中知道月相变化的规律,便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深奥的科学知识。
▲陈熊峰老师《素养导向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主题讲座
培训最后,陈熊峰老师以《素养导向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为题,从核心素养、个人实践、后续思考三方面做了精彩讲座。通过讲座,老师们明白了科学课并不是单纯地教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能力,并应该通过素养导向下的教学设计,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核心素养,培训老师们深受启迪。
▲参训老师与项目专家合影
后续,桂馨基金会将组织榕江县科学教师进行外出访学、组织县域科学展示课等活动,提升项目学校科学骨干教师的学科专业能力,并尝试支持县域建立起科学教师成长共同体,助推榕江县科学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文字:徐燕 张生蓉 摄影:马玉媛)